西宁市
🔹塔尔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占地面积600余亩,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
整个寺院是由众多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成的一个汉藏艺术相结合的辉煌壮丽建筑群,是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全国及东南亚亦享有盛名。
1961年,塔尔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18年4月13日,入围“神奇西北100景”。
🔹湟源城隍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湟源城隍庙,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城关镇明清老街100号,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修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湟源城隍庙,是青海省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该庙为宫廷式建筑,依地形而建,北高南低,坐北朝南,用均衡对称方式,在中轴线上依次对称三进三院布局 ,建有山门、戏楼、东西廊房、东西配殿、大殿、东西厢房等建筑。尤其是东西配殿及大殿内墙绘有280.28平方米的大型壁画。湟源城隍庙建筑群体布局独特合理、结构新奇严谨,轮廓规正,疏密得当,刻镂精致,是研究明清时期建筑的直观实物。湟源城隍庙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湟源沧桑变迁的历史见证。
🔹文庙
青海省文物保护单位
西宁文庙,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文庙街,为青海省文物保护单位。文庙是西宁兴学重教的象征,对延续城市文脉和丰富城市底蕴具有重要意义。
文庙的前门设有两个由照壁连接而成的牌坊门,门楣上面分别写有“道冠古今”和“德配天地”,这是寓意孔子的思想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同时也是在赞颂孔子。穿过这两扇牌坊门,迎面就可以看到气势恢弘的大牌坊,上书“棂星门”三个大字。棂星门是文庙特有的设置,高十余米,飞檐斗拱,造型十分壮观。棂星门令人惊叹的一点在于,它建于1741年(清乾隆六年),它的承重仅靠没有深埋于地下的四根柱子和八根埋地的斜杆,在历经二百多年的风雨之后,仍然屹立不倒。
海东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瞿昙寺
瞿昙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城南21公里处的马圈沟口,面朝瞿昙河,背靠罗汉山,北依松花顶,南对照碑山,藏语称“卓仓拉康果丹代”,又称“卓仓多杰羌”,意为“卓仓持金刚佛寺”,始建于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是典型的明代早期的官式建筑群。该寺因所藏珍贵文物以及巨幅彩色壁画而闻,是中国西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规模宏大的明朝寺院建筑。
海南藏族自治州
🔹贵德文庙及玉皇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贵德玉皇阁位于中国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阴镇,地处河湟谷地,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扩建,光绪年间(1875-1908年)重建,为三层楼阁,通高26米,建于9.9米高的砖包土筑台基上,与周边文庙、武庙、城隍庙等古建筑共同构成贵德古城历史文化景区。
贵德玉皇阁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探秘河湟文化、感受汉藏交融的窗口,值得历史与自然爱好者深度探访。
黄南藏族自治州
🔹囊拉千户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囊拉千户院,又称昂拉千户府,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尖巴昂村内,总占地面积约4600平方米。
囊拉千户院始建于清代。现存宅院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重建。1949年,竣工。囊拉千户院,是原居住在尖扎地区昂拉千户第七代千户的宅院。庄园是个院落式庭院建筑,四周全是封闭式夯土大墙。庄园坐北朝南,分前后两院。整座建筑共有97间房屋。囊拉千户院是青海省诸多旧宅中保存较完整的藏式庄院之一。囊拉千户院是尖扎和平解放的见证,是习仲勋同志十七次劝昂拉千户长,并在其归向后委以重任的统一战线民族团结工作的史实承载地,是党的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和执行民族政策的成功典范。囊拉千户院是了解尖扎和平解放和尖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和历史价值。
玉树藏族自治州
🔹贝大日如来佛石窟寺和勒巴沟摩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贝大日如来佛石窟寺,又称文成公主庙,别名“加萨公主庙”, 是唐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存,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巴塘乡巴塘河畔贝纳沟内。寺庙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包括建筑、岩壁浮雕佛像及岩刻汉藏经文三个部分。
贝大日如来佛石窟寺(文成公主庙)是汉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关于文成公主庙的历史记忆,是赓续文化血脉、深化民族团结的宝贵资源。文成公主庙为了解文成公主沟通汉藏的历史功绩、铭记民族团结的光辉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窗口。
果洛藏族自治州
🔹果洛班玛藏家碉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班玛藏式碉楼,藏语称为“夸日”,历史可以追溯到800年前,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藏式碉楼群落之一。班玛藏式碉楼主要分布在班玛县灯塔乡的班前、科培、格日则村,其中班前村内有碉楼近百座,大多有三百年以上的历史,具有极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
2011年,班玛“藏族碉楼营造技艺”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北藏族自治州
🔹海北州海晏县原子城
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原子城,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金银滩草原境内,总占地面积约570平方千米,是中国建设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
20世纪50年代,中国踏上了研制原子弹的艰苦旅程。经过再三选址,最后选定了青海省海晏县的金银滩。在这片1170平方千米的茫茫草原上,国营二二一厂基地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直到1995年5月15日,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已全面退役。2007年4月3日,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开工建设。2009年,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正式对外开放。原子城由纪念馆、纪念园、爆轰试验场、地下指挥中心、纪念碑等组成。
2005年11月,国务院命名原子城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7年,原子城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海西藏族自治州
🔹青藏公路建设指挥部旧址(将军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藏公路建设指挥部旧址(将军楼),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郊西北角,始建于1956年10月。
青藏公路建设指挥部旧址(将军楼)由主楼的办公楼和副楼的生活楼及大门旧址三部分构成,曾是原青藏公路管理局办公地及慕生忠将军生活、工作的场所,是格尔木历史上的第一栋现代建筑,记载了一个将军建设格尔木时的工作生活,见证了格尔木从无到有的奋斗史。
2013年5月,青藏公路建设指挥部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自同城优选目的地)
供稿:厅对外交流与合作处 房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