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无人机赛道热闹非凡,众多企业逐鹿其中,一批被市场高度看好的无人机独角兽企业崭露头角。在这些企业中,大疆作为行业巨头,其估值情况备受关注,不少观点认为大疆的估值偏低,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缘由?让我们深入探寻一番。
大疆:全球无人机领域的霸主
大疆创立于2006年,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然成为全球无人机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军者。其产品覆盖消费级和行业级无人机、影视航拍设备等多个领域 ,全球市场份额超过70%,在民用无人机市场,每卖出10台,就有9台出自大疆,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登记的无人机中大疆品牌占比更是高达91% 。
大疆极为注重研发,拥有超过1.7万项专利申请。自主创新的飞控系统确保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稳定飞行,自动返航、全向避障、全向智能跟随等智能化功能,领先于众多对手;旋翼芯片技术让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有更强的抗风和悬停能力 。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公共安全、能源、建筑、基础设施等行业,在农业领域,大疆无人机可用于监测麦田、评估作物健康状况;在交通领域,可进行空中视察、维持秩序、现场监控。目前,大疆农业无人机全球保有量超30万台,累计作业面积突破75亿亩次,累计减少农药使用量4.7万吨,其测绘无人机更是连续五年位列全球最受欢迎商业测绘机型榜首。
各方给出的估值差异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大疆估值840亿,在榜单中位居第49位 。然而,国内不少机构对大疆的估值更为乐观,认为其估值高达1000亿元以上,与Anduril同档。Anduril作为美国的无人机企业,以超1000亿元的估值领跑无人机独角兽企业,在整个独角兽榜单上位居第33位。
大疆在技术、市场份额、应用领域拓展等方面的表现无疑是十分出色的,从全球消费级无人机霸主地位,到行业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大疆都远超众多竞争对手。仅从胡润榜给出的估值来看,相比其实际的行业地位和发展潜力,确实显得偏低。这或许是因为胡润榜在估值时,采用的评判标准较为保守,未能充分考虑大疆在未来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以及其在技术创新方面为行业带来的深远影响。
其他无人机独角兽企业
除了大疆,胡润独角兽榜单上还有多家无人机企业。美国的Zipline、Skydio,总部均位于美国加州。中国上榜的企业有航天时代飞鸿、小鹏汇天、联合飞机和极飞。航天时代飞鸿总部位于北京,联合飞机总部设在深圳,小鹏汇天和极飞总部为广州。胡润榜为航天时代飞鸿、小鹏汇天、联合飞机和极飞的估值都在100亿元左右,极飞甚至低至73亿元 。
小鹏汇天专注飞行汽车产品,开辟了另一个细分赛道;联合飞机有着不错的品宣,也有成功案例,但在产品交付方面存在争议,胡润榜估值105亿与国内机构估值160亿之间有着较大差额;极飞在智慧农业赛道占据重要地位,精准农业技术领先,受益于乡村振兴政策,是中国农业无人机头部企业,市占率超50%,但仅从估值来看,其价值似乎被一定程度低估 。
从整个无人机独角兽企业格局来看,大疆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广泛的市场份额和多元的应用场景,无疑是行业的标杆。虽然当前存在估值差异,但随着无人机市场的持续发展,以及大疆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方面不断发力,其真实价值或许在未来的资本市场中会得到更为准确的体现。而其他独角兽企业也各自在细分领域有着独特优势,它们与大疆一同,推动着无人机行业不断向前发展,未来的无人机市场,注定会因为这些企业的存在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