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小米出来后,别人卖三四千块钱的手机,小米直接给你干到 1999 元,着重强调自己的硬件配置,让大家一目了然。很快,整个手机行业都被小米手机所颠覆了,2000 不到的价格就能打隔壁三四千块钱的手机,加上互联网的传播助力,摇身一变当年最火的手机品牌。
而后的时间,小米凭借着数字系列,以 1999 元的旗舰配置,把手机的价格打了下来。后面为了适应不同人群,从百元到千元,再到后面推出性价比更高的红米系列,高端影像旗舰的 Ultra 系列......可以说小米手机凭借着较高的配置,在各价位上让其他手机厂商难受到不行。
当然,小米这种比较“激进”的市场策略,看似帮大家把价格打了下来,用上“低价高配”的手机,但同时难免也有所诟病。
了解过小米的小伙伴都知道,小米一开始并不是做手机,而是先做了 MIUI 系统后才做的手机,在那个安卓系统五花八门、各种刷机的时代,小米的 MIUI 针对热门机型进行系统优化,比很多手机自带的系统要好用很多,所以 MIUI 也就成了小米手机体验好的关键。
如今小米将手机性能拉满了,却在 MIUI 软件层面上“拉胯”,先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功能越加越多,不仅臃肿而且稳定性欠缺;而后还加了很多广告,可以说无处不在,给人体验如同看像牛皮癣一样,难受。
虽说 MIUI 体验总负责人表示,精简 MIUI 且保证稳定体验,雷总也发话可以关掉“牛皮癣"广告,但如今 MIUI 确实比以前的体验要好,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隔壁华荣 OV 等大厂的系统体验,依旧要比 MIUI 好很多。
其实 der 觉得,小米在 MIUI 上的策略和其性能一样激进,像游戏玩家喜欢电脑超频一样,难免会有不稳定的时候;而华为等系统并不追求性能,如同公司的办公电脑一样只求稳定。
所以相对小米手机的出色性能,体验跟不上的 MIUI 难免会备受大家吐槽。
另外,小米手机的产品线实在太多了,以至于不同人群在体验方面也就参差不齐。
像小米百元千元的中低端系列机型,内存小,但又得保证性能,尽管还用心的整了套“阉割版”的 MIUI 适配,可一遇到毒瘤的国产 App,难免会经常发热、卡顿,很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别以为旗舰机就很好,有时小米的调教过于激进,像小米 11 系列就翻车了,只能更新下调性能。
还有小米一开始走得就是互联网营销渠道,线下渠道则偏弱,本来小米手机的品控较为一般,买的又多,要想售后基本都得寄回维修点。即便小米已经发力线下开各种小米之家,但就服务和门店的便捷性而言,远不如隔壁蓝绿大厂和华为荣耀。
早在小米手机推出的时候,der 就曾入手过小米 2S,当初这台“性能怪兽”,一直用了很多年依旧能打,甚至在 der 的 iPhone 维修时,还当过几次备用机使用,难怪性能方面备受大家认可。
但手机体验好不好,不仅是性能强就够了,还得看软件层面、优化等因素,以小米目前庞大的用户体量、各系列的机型,要想同时满足大家需求,保证使用体验确实有点难度,再怎么说 MIUI 也仅仅只是个 UI,受限于安卓系统的底层,不像华为鸿蒙系统一样是自己的系统。
最后,就目前而言,der 觉得小米手机确实是“配置没输过,体验没赢过”,但人家已经正在往好的方向走,像小米 12S Ultra 的影像体验,就做得不错,希望能再接再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